首页 >>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 >>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穿成破产大佬妻 在人间 代嫁丞相 三尸语 我有一座道观 妖道申公豹 我的狐狸精后妈 禁忌的爱 醉迷红楼 妈妈 
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 王阳明 - 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全文阅读 - 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txt下载 -  图解王阳明心学:知行合一的智慧最新章节

答周道通书(1/4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答周道通书

【原文】

吴、 曾两生至, 备道道通【1】 恳切为道之意, 殊慰相念。 若道通,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。 忧病中会, 不能与两生细论, 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, 每见辄觉有进。 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, 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。 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, 请书数语。 荒愦无可言者,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, 略下转语奉酬。 草草殊不详细, 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。

来书云: “日用功夫只是立志, 近来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, 愈益明白。 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, 若得朋友讲习, 则此志才精健阔大, 才有生意。 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, 便觉微弱, 遇事便会困, 亦时会忘。 乃今无朋友相讲之日, 还只静坐, 或看书, 或游衍经行, 凡寓目措身, 悉取以培养此志, 颇觉意思和适。 然终不如朋友讲聚, 精神流动, 生意更多也。 离群索居之人, 当更有何法以处之? ”

吴、 曾两人来访问王阳明, 详细讲述了周道通恳切求道的意向。

此段足验道通日用功夫所得。 功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, 只要无间断,到得纯熟后, 意思又自不同矣。 大抵吾人为学, 紧要大头脑, 只是立志。

所谓困、 忘之病, 亦只是志欠真切。 今好色之人, 未尝病于困忘, 只是一真切耳。 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, 自家须会搔摩得, 既自知得痛痒, 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, 佛家谓之“方便法门”。 须是自家调停斟酌, 他人总难与力, 亦更无别法可设也。

【注释】

【1】 道通: 名冲, 字道通, 号静庵, 江苏宜兴人。 先师从王阳明,后师从湛若水, 能够协调王、 湛两家的学说。

【译文】

吴、 曾两位年轻人到我这里, 跟我详细备至地说了你恳切向道的心意, 我深感欣慰和挂念。 像你这样, 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笃信好学的人了。

只可惜我正在为家父守丧期间, 心情忧伤, 未能和他们两个细谈, 然而,他们两个极有志向, 每次见面就会觉得他们有所进步。 从我的角度而言,我实在不能辜负他们的远道而来的用意, 对他们来说, 也没有辜负远道而来的用意。 临走时, 我写了这封信表达对你的问候。 在这个糊涂思绪不明的时候, 只就你的来信里问到的几个问题, 做个简单解释, 算是交代。 草草几句不太详细, 他们两位应该自会向你口头转达的。

你来信中说: “平日功夫仅仅是立志, 近来时时体察检验先生的教导, 更觉得明白了。 但是我时时都离不开朋友, 如果朋友们互相讲习, 我的志向才会精健阔大, 充满生机。 但是如果有三五天我没有和朋友互相讲习, 志向便变得微弱, 遇事就会产生困惑, 并且时时会忘掉。 现在我没有朋友一起讲习的时候, 便只是静坐着, 或者看书, 或者随便走走, 举目投足之间, 我都是为了培育这个志, 觉得心舒意适。 然而终究还是不如朋友聚在一起讲习的时候那样精神振奋, 更有生机。 离群隐居的人, 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帮助立志呢? ”

这段话足以证明你平日里用功时所得到的收获。 立志的功夫大概只是这样, 只要每天坚持, 没有间断, 等到功夫纯正熟练后, 感觉自然会有所不同。 一般来说我们做学问, 最关键的只是立志。 有困惑、 遗忘的毛病,也只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。 好色的人从来不会有困惑和遗忘的时候, 只是因为他好色的欲望更真切罢了。 自己的痛痒自己应当会知道, 应当会自己搔痒按摩, 既然知道了痛痒, 自己也就不得不搔痒按摩了, 佛教把这叫作“方便之门”。 必须自己调整斟酌, 别人总是很难帮忙的, 也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借鉴的了。

【原文】

来书云: “上蔡【1】 常问‘天下何思何虑’, 伊川云: ‘有此理, 只是发得太早。 ’【2】 在学者功夫, 固是‘必有事焉而勿忘’, 然亦须识得‘何思何虑’的气象, 一并看为是。 若不识得这气象, 便有正与助长之病; 若认得‘何思何虑’, 而忘‘必有事焉’功夫, 恐又堕于无也。 须是不滞于有, 不堕于无。 然乎否也? ”

所论亦相去不远矣, 只是契悟未尽。 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, 亦只是上蔡、 伊川之意, 与孔子《系辞》 原旨稍有不同。 《系》 言“何思何虑”, 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, 更无别思别虑耳, 非谓无思无虑也。 故曰: “同归而殊途, 一致而百虑, 天下何思何虑? ”云“殊途”, 云“百虑”,则岂谓“无思无虑”邪?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, 天理只是一个, 更有何可思虑得? 天理原自寂然不动, 原自感而遂通。 学者用功, 虽千思万虑, 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, 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。 故明道云: “君子之学, 莫若廓然而大公, 物来而顺应。 ”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, 便是用智自私矣。 “何思何虑”正是功夫, 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, 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。 尹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, 所以有“发得太早”之说。 既而云“却好用功”, 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。 濂溪主静之论亦是此意。 今道通之言, 虽已不为无见, 然亦未免尚有两事也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穿成破产大佬妻 沈浪苏若雪最新更新 神级龙卫刚刚 鬼王的金牌宠妃 星汉灿烂,幸甚至哉 ABO垂耳执事 完美人生沈浪免费 窃天 长兄如父 想做姐姐的小狼狗 我的绝色小姨 催熟 神级龙卫更新最快版 完美人生沈浪 娇艳欲滴